源泉車站 是集集支線鐵路無人看守的招呼站
位在彰化縣二水鄉合興村 是彰化縣最南端的車站
也是集集線由二水起站的第一個停靠站
1922年1月15日開始輸送木材爾後又兼客運業務
當時命名為鼻仔頭驛 民國51年4月1日改名為源泉車站
初期為簡易站 65年5月1日降等為招呼站 現由二水站管理
88年9月21日大地震集集線嚴重損毀 曾停駛一年進行修復工程
源泉車站 也因為整建工程有了新貌 也是二水鄉頗有特色的車站
集集線於二水鄉西部縱貫鐵路分出由二水車站起站
途經源泉車站、濁水、龍泉、集集、水里等站至終點站車埕
源泉車站 是無人看守的招呼站 所以沒有售票口
上車後自行跟列車長購票 現在持悠遊卡進出站更方便了
使用電子票證相關訊息 請注意喔
源泉車站有側式月台一座
候車的月台 頗具特色 可惜地方小站沒什麼乘客
源泉車站鄰近二水市區 常到二水市區訪友
總會順道來車站逛逛 前後站走一遭也算是小小運動呢
當然到車站來就是拍火車來的 集集線班次並不密集80分鐘才有班次
就是往返不頻繁 更能掌握時間安全悠閒的追火車呢
是說追火車首重安全 警覺心 公德心肯定要的有的啦
不同的時間來到源泉車站 彩繪列車外觀也有所變換
現在最夯的是進化1001列車 可惜沒遇到
在月台看著 往返二水-車埕的彩繪列車
源泉車站典型的地方小站 人煙稀少 有遺世的fu呢
列車即將開往車埕 今天不撘車 揮揮手說再見
住家就在鐵軌旁邊 這是台灣許多支線常看到的景象 住戶也習慣這火車轟曨的聲音了
在源泉車站旁還有一座木造的的地下道
可通往車站前面的小公園 還有二水自行車觀光園道
這就走地下道到對面逛逛囉 地下道只開放行人通行
自行車用牽的 機車 汽車 禁入喔~~
地下道不長約100多公尺左右
迎面而來的又是不同的風景
這裡連結二水自行車道可達二水車站喔
很幸運走過地下道又來一班列車 往二水方向行駛
鐵道結合自行車道是集集線很受車友歡迎的鐵道追風線
這裡還設置了一小段沒有行駛的軌道 就從這裡來去公園逛逛囉
過了通道口 就是小公園
従公園就可看見月台車站的全貌
還有往返的彩繪列車 還有再次提醒為了安全
要到對面的車站月台 請走地下道 禁止跨越鐵道喔
小公園設置多年了 可就疏於管理就沒多拍了
到了源泉沒騎自行車也是要來自行車道逛逛囉 用走的
二水自行車道就在鐵道旁 騎著鐵馬跟火車競速是二水鄉特別規劃的 鐵道追風線
沿著自行車道 道路旁遍植物
四季有著不同花卉植物 花開放閃在鐵道追風線呢
尤其是稻田休耕期 農田種植波斯菊.油菜花
美麗花海迎著彩繪列車 更是美麗無敵的鐵道田園風景
就可惜美麗的風景總是有陷阱 花田雖美 可別為了拍照跨越鐵道進入花田喲
鐵道是禁止通行的 切記 切記
接著從這裡再返回源泉車站囉
源泉車站 站前有一家咖啡館 木造的建築前方還有荷花池 田園風格的景觀很有fu
咖啡館店名是五十二草堂 前身是水舍咖啡 取名五十二草堂因為老闆是52年次啦
咖啡館還有種植少見的花卉 金盃籐
金盃籐台灣種植的不多 目前所知中部地區也只有在這裡看過呢
車站前 還有鼻仔頭鄭氏古厝 據說有130間房間 就像一個小村莊
可惜道路狹小停車不易 只能沿路大略看過 有許多有歷史的建築 現在少見了
鼻仔頭這帶早前種植菸葉為作物 現在不種菸葉了 可這裡還保有菸樓喔
菸樓 是造訪源泉車站的另一個驚喜
站前廣場還設置不少退役的鐵道文物
源泉車站雖是地方的支線小站 乘客不多
看看這些鐵道文物 台鐵也沒忘了它啦
集集線是我很喜歡的一條鐵路支線 彩繪列車行駛蜿蜒在山城小鎮間
雖然沒有大都市的熱鬧喧嘩 所經之處大都是寧靜的村落 但是就是喜歡這種fu
一直以來都很想搭集集線在各站停留 體驗不同車站的人文風情
可惜時間的關係 往往都只在集集、水里、車埕這三地停留
就由源泉車站開始 希望有機會紀錄集集線全程的車站風情啦
源泉車站 彰化縣二水鄉合興村英義路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