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長的支線 集集線
起點由二水車站經源泉-濁水-龍泉-集集-水里至終點車埕
小火車走過鄉間田野蜿蜒山路沿途風光明媚是一條熱門的支線
龍泉車站舊名隘寮驛 車站創設於1922年1月14日
民國51年4月1日改名為龍泉站 68年5月1日降為無人駐守的招呼站
龍泉站也是集集線唯一沒有站房的車站 但在月台設有候車遮雨棚
原本只有一座側式月台 後來增建的第二月台也在去年開始使用了
因此龍泉站也是唯一雙向開門的車站 也方便了兩側乘客不用在繞路到對面
龍泉站是集集和濁水的中間站
乘客向來不多和下一站集集站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除了在地居民還有車站旁兵工廠的阿兵哥外乘客鮮少在龍泉站上下車
龍泉站沒有站房沒有站務人員只有在公佈欄貼著火車時刻表
當然也沒有售票服務了採上車補票還有可利用多卡通刷卡機
向來就偏愛支線和糖鐵
台灣的三條支線更是每年都會踏巡一番
離家較近的集集線那更是想坐就坐囉
卻很少在龍泉站下車都往集集/車埕前進囉
這天原本也是要直達車埕呢
還是同行友人提起沒有在龍泉站停留過
所以立馬決定就行程就在龍泉站暫停囉
常搭集集線通常都是路過龍泉站 但對於龍泉站這個小站卻不陌生
常開車到附近的綠色隧道拍火車呢 龍泉車站是典型的支線小站
只有臨近鐵道的住家人煙稀少 如果沒有附近的兵工廠想必更加寧靜
不過呢龍泉站小歸小個人倒是喜愛這貼近民眾生活小而美的小站呢
龍泉車站第二月台未開放使用前
北側是唯一進入月台搭車的岀入口
由於沒有天橋地下道要到對面的152縣道還得繞路
現在列車雙向開門也方便了雙向撘車乘客
由於朋友是初次探訪龍泉站
所以就陪著他前後站走一遭囉
從北側春風民宿這條巷道出去
約100公尺右邊是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
兵工廠下方有家路過必吃的阿霞牛肉麵
這天我們就從另一個方向從協成超商前
走一小段路過平交道到152縣道的龍泉休閒公園
龍泉巷平交道出口就是152縣道 龍泉站也是名間-集集綠色隧道的中途站
這裡也有幾家類似柑仔店的商店營業 所以說龍泉站只是寧靜些不荒涼喔
接著從152縣道往西走幾分鐘的路程就是龍泉休閒公園
經過/路過集集綠色隧道的民眾 想必對龍泉休閒公園不陌生
綠色隧道沿途設有幾處休息站 就龍泉休閒公園最具規模
看這涼亭的柱仔貼著陶烧的瓦片 正是集集的入口印象
是因為沿途有不少窯場 龍泉車站附近就有好幾家呢 距離最近的是添興窯
這裡還有停放展示兩台除役的戰車喔
龍泉休閒公園 佔地不大 設有涼亭還有公廁
不管是開車/自行車/搭火車都是一處不錯的中途休息站喔
集集線鐵道沿途景色宜人 綠色隧道與鐵道並行
全長數公里的綠色隧道自然風光結合鐵道是知名景點
也風靡於鐵道迷 名間-集集就有好幾處鐵道迷最愛取景的攝點
在龍泉公園旁的這段就是公認的芭樂點 常見路過的民眾歡呼拍火車照
當然走進鐵軌行走拍照的也不少 以上公告要遵守嘿
集集線火車班次不多間隔80分鐘
利用時間車站週遭走一圈時間可算充裕呢
接著就從集集線與中興2號支線分歧點往回走回龍泉車站了
中興支線是特種支線 軌道延伸到陸軍兵工整備中心 全長491公尺
目前是廢駛狀態軌道看來有經過整修 該不會是要復駛吧 想太多
這裡就是兵工廠前方鐵道 兵工廠是軍事要地就沒拍了
龍泉車站位於南投縣集集鎮典型的支線小鎮
說不上熱鬧因為是綠色隧道的中途站
撘車乘客雖不多可路過的遊客不少呢
龍泉車站 南投縣集集鎮隘寮里龍泉巷19-19號
龍泉阿霞牛肉麵
龍泉阿霞牛肉麵就在龍泉車站旁
不但是在地人的廚房也是路過旅人的補給站呢
阿霞牛肉麵也是營業多年的老店了 雖然位於僻靜的山間小路
門面也是一般小吃店規模 用餐時間客人可是絡繹不絕呢
還有啊人家是叫阿霞可我們都戲稱是阿兵哥牛肉麵
因為呢兵工廠就在旁邊阿兵哥也是阿霞的主顧客啦
阿霞牛肉麵當然招牌就是牛肉麵囉
除了牛肉麵還有其他麵類還有水餃及各式的小菜類
用餐就先找座位拿菜單圈選好就交給服務生即可
小菜是自己拿盤子自挾喔
選好小菜就拿給服務生報上桌號這樣
這是我們的餐點 沒有牛肉麵喔 啊就我們都不吃牛肉啦
有吃牛肉的冰U建議來碗牛肉麵吧 是公認的俗哥大碗口味道地的牛肉麵
不吃牛肉麵也有其他選擇 個人偏愛阿霞的水餃 個頭大大低內餡扎實10顆才40元呢
阿霞自調的沾醬 水餃的好朋友
豬血湯 好大一碗佛心價15元
還有個人最愛的小菜了
阿霞的小菜多樣魯的也夠味
照例又黑白切外帶了一大包囉
阿霞牛肉麵 南投縣集集鎮龍泉巷24-7號 04-92781320
營業時間 11點-14點 16點-20點 週六公休日